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提升台灣競爭力 政大擘畫中國法研究黃金十年

法學院長方嘉麟(左)、法學院教授蘇永欽(中)與研發長周麗芳討論中國法研究相關進程。照片提供/研發處
----------------------------------------------------------------------------------
【研發處訊】近年面臨中國大陸崛起,世界各國經濟體系轉變,中國學研究也相當熱門。政治大學法學院與研發處共同探討台灣未來法學研究,認為未來將是中國法學研究黃金十年,如台灣能把握機會,取得研究領導地位,可促進法學走向國際化,提升國際影響力。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逐漸走向高度市場經濟化和法制化。講座教授蘇永欽表示,中國建立以法治國體制,但內部卻沒有一套具系統的法學研究和整理。基於歷史文化和語言優勢,台灣更容易掌握中國法學研究,能從中建立一套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

針對過去法學相關研究與學術研討會多以國內規範為準則,缺乏國際視野,導致法學研究處於閉門造車的窘境,蘇永欽指出,台灣具備「國際化橋樑」的功能。由於法學研究必須透過文本理解,台灣和中國間具文化親近性,懂得原始文字就能獨占研究路口。

蘇永欽也認為,對於中國準備在十年內編纂法律典籍,台灣也可透過法學的型塑參與給予意見,逐漸取得領導位置,間接影響中國法律形成。也就是說,只要台灣能掌握未來關鍵十年建立新典範的契機,就可提升法學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和知名度。

蘇永欽表示,大陸經濟體制與政治實體法制挑戰巨大,但對政大法學院而言,由於較早投入中國法學領域、也較年輕化,調整困難度上相對較低。

此外,政大辦理大陸學生短期交換經驗充足,法學院教授在大陸出版著作最多,在中國法學界有相當影響力,且多次舉辦中國法學研討會、課程研究、學術交流,非常合適發展中國法學研究。

不過蘇永欽補充,因為法學研究涉及社會、歷史文化、經濟等不同專長和領域,必須跨校、跨領域推動,以法律為底蘊,整合各界資源。

研究題材上,蘇永欽建議加強與大陸交換生互動,建立平台。配合高等教育增加彼此學術交流,刺激研究思維和角度,影響下一代法律界人才的價值觀。

實行策略和目標方面,蘇永欽表示,中國法律層面範圍太廣,可從某些議題研究開始,同時發行期刊,建立法學研究的權威性。

過去台灣法學較無國際地位,也不具發言影響力,蘇永欽希望未來能以最少的力量,取得更高的發言權和領導地位,同時提高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增加台灣法學研究的能見度。

研發長周麗芳表示,民生社會類的科學研究具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法學研究是規範性的研究,對整體社會具高度貢獻和影響,學校將全力協助中國法研究的深耕與擴散,積極提昇台灣競爭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