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法學教育改革系列座談—日本篇


法學教育改革系列座談—日本篇 會議記錄

時間: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11:00~13:00

地點:綜合院館北棟十四樓法學院第三研討室

主題:日本法科大學院之現況與未來發展
 一、日本法科大學近一年走向及修正方法
 二、應慶大學有關課程規劃與招生情形
 三、江口教授教授課程的教學方法與分享

主講人:江口公典教授(日本慶應大學法科大學院)

與談人:陳惠馨院長、郭明政系主任、吳瑾瑜教授、林佳和教授、    楊芳賢教授


紀錄:陳鑕靂同學、江依玲同學
攝影:李文陽同學



----------------------------------------------------------------------------------
一、日本法科大學近一年走向及修正方法

江口公典教授:
  日本的法學院在幾年前開放太多,原允許74大學收法科大學生是因政治,每年收約6千個學生,日本近年年希望減少學生人數,另一方面逐年提高律師錄取率到70%。日本去年律師的錄取率是38%~40%之間,但隨著時間經過,落榜的學生增加,實際上錄取率還是會降低。這樣的考試制度,法科大學院學生越來越不安(因為心理壓力很大),教授們發現學生越來越精神不濟。
  因此日本文教省決定做一些改變。雖然沒有明白做出決定,但由成立委員會做分析,然後提出應減收法科大學院之學生兩建議。目前透過一個問卷問各法科大學院是否願意減招,如果願意,要減多少人?

陳惠馨院長:
  是否有可能要求考的好的學校增加學生數?

江口公典教授:
  這沒有禁止,但應不可能,否則司法人員錄取率將更少。日本的文部省希望再降低20%的學生名額,不過日本現處於一種內在矛盾,文部省當然希望學生人數減少,但社會上卻是希望能再開放擴大招生。
  因此日本現在希望法學院能夠進行合併,以求讓學生人數減少,但是一旦合併,勢必有所犧牲,例如往後將減少聘任教授,同時也會使辦學效率不好的學校遭到淘汰,該學校也會感到不平,政策進行到最後,可能會產生反淘汰效應,使辦學成果好的學校,也要跟進減少招生人數。
  而慶應大學既然是一所私立大學,董事會當然希望能盡其所能的招收學生,如此便與政策產生矛盾,這是我們所困擾的地方。


----------------------------------------------------------------------------------
二、應慶大學有關課程規劃與招生情形

郭明政系主任:
  相較於美國每年考律師及格者約4萬多人,日本的律師錄取率還是很低,日本每年需求的律師預估為兩萬名,但日本每年招收的法律系學生卻只有六千名,這樣不是顯然太少了嗎?怎麼會有律師人數太多的疑慮呢?

江口公典教授:
  如果日本社會一下湧入快兩萬名律師,大家擔心的是社會是否能夠承受?尤其是新進律師的專業能力、就業問題等都是一大隱憂。

陳惠馨院長:
  法學院每年畢業生的出路是很廣的,並不是只有律師或司法官可以選擇,所以不應該用率師需求人數來看待這件事情。有無可能在日本.甚至東方社會想像法律人的工作僅是糾紛解決者,而每有想到法律人可以是理範設計者,可以在實務體系、私人企業界工作,做一個糾紛防治者。

江口公典教授:
  這還是要回歸日本特殊的性格來看,日本還是無法接受一年內湧入太多新進律師。日本近年來要將法科大學入學數減低至20%,原先允許74所大學收法科大學生是政治因素,規畫司法官錄取率高於70%,但2008年錄取率降到30%(第三年考試:2006、2007)。使得法科大學院學生越來越不安(因為心理壓力很大),教授們發現學生越來越精神不濟。因此,日本文教省決定做一些改變,雖然沒有明白做出決定,但成立委員會做分析,然後提出應減收法科大學院之學生。目前透過一個問卷問各法科大學院是否願意減招。如果願意,要減招多少人。

陳惠馨教授:
  考得好的學校是否能要求增加學生數?

江口公典教授:
  沒有禁止,但應不可能,否則錄取率將更少。文教省其實希望幾個錄取率不佳的大學結束法科大學院。他們目前做的是希望幾個法科大學院合併。甚至也要求錄取率高的法科大學院也減招學生。(應慶大學每年收260人,但將在未來幾年也減招百分之二十。應慶大學的錄取率在日本是高的,也要減招。)但應慶大學是個私立大學,希望多收學生,多學費。因此法科大學院的減招,將必須到學校董事會說明。

郭明政系主任:
  美國每年律師考試及格者約四萬多人。日本說要提高提高律師司法人之錄取率,但每年僅願讓三千人考過司法考試,難道你們沒想到要增加更多法律人嗎?

江口公典教授:
  這是一個國家政策,每個社會都有其考量。其實日本每年通過一萬司法及格者,將會有大問題。目前已經有許多通過司法考試的人找不到實習所或工作。

陳惠馨院長:
  有無可能在日本甚至東方社會想像法律人的工作僅是糾紛解決者,而沒有想到法律人可以是規範設計者,可以在公務體系、私人企業界工作,做一個糾紛防治者。

陳惠馨院長:
  請教江口公典教授因應日本的政策改革,教學上的課程規劃有什麼樣的改變?

江口公典教授:
  日本的改革課程規畫上可以分成「研究者教學」及「實務家教學」,這樣的課程在大學部及研究所都有開設。


----------------------------------------------------------------------------------
三、三題合併

  現在law school有研究者教員和實務者教員,以往法學院僅由教授教學。他們當時常擔心如何教實務。目前研究者及實務者的教員狀況改變了教學氣氛,江口教授認為這樣很好,但有教授不認為如此。

吳瑾瑜教授:
  實務與理論教學應如何結合呢?

江口公典教授:
  目前發展理論與實務者共同開課之政策

吳瑾瑜教授:
  實務與理論教學者如何結合呢?

江口公典教授:
  在改革之前,我始終很恐懼,擔心要如何與實務家合作教學,但實施這樣的課程之後,很明顯的感受到法學院有了活潑的氣氛,我想大多數的老師都會和我有一樣的看法。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由於現在有很多課程是共同擔當,必須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共同討論課程,然而老師們的薪水也沒有增加,開始有老師覺得吃不消。

林佳和教授:
  是所有的課程都必須共同擔當嗎?老師想要獨立開課可以嗎?

江口公典教授:
  可以的。

林佳和教授:
  那麼什麼樣的課程應該共同開課,是否有強制?

江口公典教授:
  每學期至少要有20門課是共同開課。在授業方式上,我們嘗試著用蘇格拉底式教學,但是這畢竟是美國文化下的產物,如何與日本文化結合,是有困難的。尤其日本學生向來習慣安靜聽講,老師也習慣自己講課,即使老師有心提問,學生也不見得願意回答。
  再者,日本學校文化,仍存在著所謂的師生階級,這也是實行上的一大困難,不過我們還是嘗試著導入蘇式教學的內涵。只是現階段,要找到適合蘇式教學的教材也很難,所以只能實行混合式的教學方式。

郭明政系主任:
  美國教學是直接從案例講授開始,但是德國派的教學則是由民總、刑總開始,如果要採行美國式的教學,難道不會有衝突嗎?

吳瑾瑜教授:
  我也認為不需要完全遵照美國的教學制度。

江口公典教授:
  所以我認為日本採混和式的教學是好的,例如在適當的時候引入案例輔助教學,而不必要全採對話式的教學。

陳惠馨院長:
  請問日本是否有就全國的法科大學院現況及未來發展做過討論呢?

江口公典教授:
  日本有成立法科大學院協會,另外各校大學也會舉行教授做談會討論相關問題。

陳惠馨院長:
  日本的改革已經實施五年了,應該是一個統整經驗及成果的好時機了。

江口公典教授:
  沒有時間,也沒有時機的問題,因為大家都已經懶了。法科大學院協會—個別法科大學院教學變得太重了,教授們太累了!

陳惠馨院長:
  從2004年開始到2009年法科大學院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有改變?

江口公典教授:
  學生在課堂上僅想知道考試的考題及標準答案,對其他沒興趣,教學也變得無趣。法科大學院設置時,希望能收到年紀大一點(大學畢業)之法律系學生,期待他們更成熟,更能理解法律。因為法科大學院學生很難理解法律系統(比過去高中畢業之法律生更難)。
  有一個個案,一個40多歲在商界工作者來讀法科大學院,但卻無法適應法科教育,因此放棄學習,目前也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