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賴源河教授 奠定法學院制度的功臣

賴源河教授於民國82年至84年間擔任法學院院長。 攝影/王劭予
----------------------------------------------------------------------------------
【法學院記者謝孟釗採訪報導】作為全國首創的法學院,政大法學院從社會科學院「獨立」出來的過程,許多人貢獻良多。但真正奠定下法學院制度的人,是在民國82年至84年間,當時擔任法學院院長的賴源河教授。

「規劃是劉鐵錚他們就開始規劃了,剛好我接的時候准了,所以籌設是我籌設的啦!」賴源河說,劉鐵錚擔任系主任時,就已逐步引入美國Law school概念,認為法律本質畢竟有別於一般社會科學,應該成為獨立的研究部門。因此在當時大學自治的浪潮下,政大法律系向教育部提出改組申請,恰好在賴源河接任系主任時通過;「所以我們就在季陶樓一樓,弄了個辦公室,把法學院跟法律系分開來。」

法學院成立已大勢底定,接下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制度如何建立。賴源河說,當時最大的爭議,集中在法學院「分三系還是分三組」?

如果是前者,法學院擁有三個系,可申請的資源會變多,但最後可能各自為政,彼此間缺乏聯繫;如果是後者,關係緊密,彼此可相互支援,但補助相對較少。「經過很長時間討論,大家慢慢形成共識,決定不分系。」賴源河說。

賴源河表示,這個決定是有鑑於曾有某大學分系後各佔山頭,有礙於法學院整體院務,最後在時任政大校長張京育的建議下,政大法學院分組不分系,另外又參考德國研究中心制度,設六個研究中心,讓同一專業領域的教師能合力研究。

改制法學院第一個明顯可見的影響,是法學院教職員人數逐步上升。賴源河說,改組之前,政大法律系專任師資大約只有十位,每人平均一週授課十小時,還要兼外系課程和空中商專課程,寒暑假全年無休,負擔極重;「有時候一天要上八個鐘頭」。

教師名額少,職員名額更少。賴源河回憶說:「我當系主任時,才一個趙美慶、一個楊蓓琳;成立院以後多一個秘書,主幹就這三個人。」

直到改院後,可爭取的教職員名額增加,人力分配上才逐漸改善。賴源河任內,工作重點就是不斷爭取名額,如楊淑文老師、林勳發老師、陳起行老師等人,都是在那時進入政大法學院任教。

處於由系改院的過渡期,賴源河一人身兼系主任、所長和院長三職,工作繁重,也面臨了許多「無例可援」的情況,自己建立起新制度。其中之一,就是主管輪流擔任。

賴源河說,早期系主任權力很大,凡百事情幾乎都是一人負責規劃,其他老師只能配合。大學自治興起後,此一權力改由系務會議行使,絕大多數的事情都必須交給系務會議決定;「那時候大家開會意見很多,事情拖太久,我在想是因為老師不曉得這個工作者的立場。假定每人都有機會來當這個行政工作的話,態度應該會改變,會去體諒系主任。」

因此,賴源河在會議上提案,讓每位教師輪流擔任系主任、所長和院長三位一體的主管職,任期二年;「讓大家體會到這是個服務,也讓大家都有機會為院上、系上來工作。」提案獲得通過,二年任期制的精神也相沿至今。

在首創法學院、奠定院內制度等行政工作貢獻外,賴源河的教學成就也頗為突出,曾獲選為民國八十一年的教學特優教師。對此,賴源河謙稱自己只是「該作的盡量作」。

他表示,因為自己先後在日本神戶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唸過研究所,對大陸法系、英美法系都一定程度的瞭解;加上曾任奇力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商業總會顧問、全國工業總會顧問、考試院考試委員、公平交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豐富的實務經驗,讓賴源河能結合多家學說和實務見解,建立起完整的商事法體系,在這個大架構下去教導學生。

賴源河比喻說:「就像先把樹幹建立起來,然後再去加樹葉。」他獨特的體系教學,讓學生能實際瞭解知識的運作,明白商事法「為什麼這樣規定、怎麼用」。

對於政大法學院未來發展的期許,賴源河表示,除了專業課程外,也必須重視語文能力。他建議,法學院學生應該先找到自己有興趣發展的方向,多接觸相關科目,並培養語文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國際觀;「對將來專業的研究,甚至是人生視野的開拓,都會很有幫助。」
----------------------------------------------------------------------------------
賴源河教授暢談擔任法學院長時期之貢獻。    攝影/王劭予
----------------------------------------------------------------------------------

英國里茲大學David Wall蒞臨法學院 分享網路時代的智財新趨勢

David Wall教授。             照片提供/法學院
----------------------------------------------------------------------------------
【法學院記者張倍齊報導】智慧財產權制度在資訊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近年來各界關注的重點之一。為了讓國內的學術界與實務界能了解相關議題的國際趨勢,法學院財經法研究中心頂尖大學計畫於12月2日邀請英國里茲(Leeds)大學David Wall教授,暢談網路時代下如何保護潮流精品、流行音樂及名人形象等不同類型的智慧財產權。

Wall教授以貓王、麥克傑克森及哈利波特等例子開場,闡述網路上名人效益及著作權的保護,並以幽默風趣的方式,介紹諸如Burberry及GUGGI等品牌形象被人延伸使用的案例。
David Wall教授演講吸引許多同學聽講。   照片提供/法學院
----------------------------------------------------------------------------------
針對近年來在網路社群風行的P2P音樂下載,Wall教授認為,智慧財產權政策上要兼顧創作人的控制與資訊的流通並不容易,在高科技時代,智慧財產權的教學及研究,不應侷限於法律原則的詮釋,而須著重智慧資產在管理及商業現實面的實質意涵。

演講結束後,Wall教授也與現場聽眾討論仿冒品的合法化、中國大陸的軟體盜版問題、山寨現象及台灣高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策略性角色等議題,互動熱絡。

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班一年級詹義豪表示,Wall教授的演講非常精彩,也呼應平常政大老師們在課堂上所傳授的內容,都與國際上最尖端的研究趨勢接軌,「也說明了在政大學習智慧財產權實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Wall教授則對現場政大師生的高水準提問、討論及英語能力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表示未來若有機會,一定要再造訪政大,並促成兩校更進一步的學術交流。

David Wall教授曾任里茲大學法學院院長及該校刑事司法研究中心創辦人,明年將再度回任法學院院長。這次訪問期間也與政大法學院長方嘉麟、商學院副院長陳春龍及智慧財產研究所長馮震宇就兩校未來可能建立的合作關係及交流方式交換意見。
----------------------------------------------------------------------------------
David Wall教授(右2)與法學院方嘉麟院長(左2)等師長合影。                          攝影/馬可珍
----------------------------------------------------------------------------------

法學院與南京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協議

蘇永欽(左)與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肖永平簽署合作交流協議。                   照片提供/武漢大學法學院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報導】促進兩岸交流,法學院11月中由特聘教授蘇永欽代表赴中國大陸,與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簽訂學術交流協議,成為法學院第30及31所合作學校,期盼藉此為雙方法律專業研究,建立更進一步的合作關係。

武漢大學法學院於1979年復院,今年屆滿30週年,以環境法與國際法研究聞名,也是我國政府未來採認大陸學歷的41所大學之一。實際訪問武大法學院,蘇教授對武大同學印象深刻,「武漢學生底子好、用功程度及問題深度都讓人驚艷。」未來兩校學生將有互訪機會,他也希望能藉此刺激雙方學子不斷自省進步。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於2005年由中國司法部改隸教育部系統,在政治及法律領域方面發展迅速,尤專精環境法和智慧財產權。蘇教授此行也親自感受中南大學的學習風氣,「學習壓力大,絕對無法稍微鬆懈的。」

至於政大的優勢,蘇永欽認為,「政大的老師大都有留學經驗、知名度高,這在中國各校都是極為少見的。」此外,台灣書籍與論文的觀點與深度,也對當地師生帶來啟發與刺激。和對岸相比,政大同學的外語能力相對優秀,研究不但踏實、也與實務緊密連接。藉由兩岸良性互動,將促進雙方法學研究與學術專業進展。

法學院表示,在全球化浪潮下,法學院近年致力發展自我特色,為走向國際學術舞台、提升自我競爭力,更和全球多所著名學府簽訂學術交流協議。以中國大陸地區而言,目前已經有17所合作學校,當中包括北大、清大、上海交大法學院等,都早與政大法學院密切互動。
----------------------------------------------------------------------------------
蘇永欽特聘教授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發表演說。                           照片提供/中國私法網
----------------------------------------------------------------------------------
蘇永欽與武大法學院教師合影。   照片提供/武漢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