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從中央政治學校到政治大學 大法官楊與齡回憶半甲子法律生涯

楊與齡教授。攝影/王劭予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吳志剛、謝孟釗報導】從中央政治學校法律系(法政系)到政治大學法學院,大法官楊與齡從學生到老師,一路見證政大法學院的完整軌跡。

高齡86歲的楊與齡,是中央政治學校法律系第十五期畢業生。民國34年入學的他,在抗戰勝利的歡聲中,立定「實業振興,以革新政治為首務」的目標,就讀由薩孟武領軍的法政系。大三那年,法政系正式分家為政治系和法律系,楊與齡選擇主修自認較實用的法律,希望未來能在社會上學以致用。

獨立設系後,法律系首屆系主任由梅仲協出任,其他師資包括教授行政法的林紀東、民法的胡長清、債編各論的吳歧等人,「都是權威,都很受學生歡迎」。楊與齡說,其中與他最親近的老師,是來台後曾連任三屆大法官的林紀東教授,「林老師對學生真的很愛護,我後來在大法官任內,也常受到他的提攜」。

楊與齡回憶,原本法政系約180多位學生,但後來選擇專攻法律並取得學位者,只有50多人。他認為,除了部分學生因戰爭求學中斷,更大原因是因為當年法律系必修學分多、考試艱困,又必須繳交畢業論文才能取得學位。不僅規定多,當時法律系主任梅仲協更是以嚴格聞名,每堂課都親自點名,還會在教室後方聽課,糾正同學蹺課歪風。

學業嚴格外,中央政治學校的生活教育更是軍事化作風。「我們那時候軍訓非常嚴格的啊!」楊與齡說:「要在戶外練習衝鋒、爬鐵絲網等作戰演習。」學生一律住宿,每天早上聽起床號起床,排隊至操場集合、升旗與點名;還嚴防「共產黨」或「漢奸」學生,抓到一律開除學籍。

日常生活上,楊與齡印象最深的則是學生自組的「伙食團」。他表示,當時戰亂不斷,物價節節高漲,因此學生組成伙食團,分為米食、麵食兩組,一方面要想辦法在拮据的預算中,張羅出像樣的飲食;一方面也互相監督,確保不浪費糧食。

「我們當時最常吃黃魚燒豆腐,結果就有了順口溜說:『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豆腐長了刺……』」,談起艱苦求學的回憶,楊與齡印象深刻:「我是麵食團的監察,專門檢舉偷饅頭或不吃饅頭皮的同學。」

儘管物資缺乏,但當時中央政治學校的醫務所設備非常完善,有如小型醫院,能進行眼科、外科手術,而且醫師醫術高明,外科主任還有「盲腸聖手」之稱。不過,楊與齡對醫務所的記憶,只集中在端莊秀麗的護士,「因為學校女生少,同學都傳著『有病找醫生,無病看護士』」。

民國38年,楊與齡和最後一車學校公物離開南京,之後幾經波折抵達台灣,歷任書記官、推事、最後考取司法官榜首,開啟30餘年法官生涯,年年考績都是甲等,更連任兩屆18年大法官。

民國56年起,楊與齡應邀回母校政大任教,春風化雨逾30年。「蔣次寧、劉鐵錚、張新平、林勳發、段重民…」楊與齡扳著手指頭,仔細數算學生的名字,「我要求自己一定要記得」。

回首來時路,楊與齡欣慰自己過得非常精采,他也期許政大學弟妹:「大學是基礎教育,唯有不斷學習,才能充實自己。」同時建議,人生不能只想著當法官,路是人走出來的;「只要肯付出,對社會的貢獻絕對超乎你所想像的」。
----------------------------------------------------------------------------------
法學院同學訪問楊與齡教授。攝影/王劭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