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與齡教授。攝影/王劭予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吳志剛、謝孟釗報導】從中央政治學校法律系(法政系)到政治大學法學院,大法官楊與齡從學生到老師,一路見證政大法學院的完整軌跡。
高齡86歲的楊與齡,是中央政治學校法律系第十五期畢業生。民國34年入學的他,在抗戰勝利的歡聲中,立定「實業振興,以革新政治為首務」的目標,就讀由薩孟武領軍的法政系。大三那年,法政系正式分家為政治系和法律系,楊與齡選擇主修自認較實用的法律,希望未來能在社會上學以致用。
獨立設系後,法律系首屆系主任由梅仲協出任,其他師資包括教授行政法的林紀東、民法的胡長清、債編各論的吳歧等人,「都是權威,都很受學生歡迎」。楊與齡說,其中與他最親近的老師,是來台後曾連任三屆大法官的林紀東教授,「林老師對學生真的很愛護,我後來在大法官任內,也常受到他的提攜」。
楊與齡回憶,原本法政系約180多位學生,但後來選擇專攻法律並取得學位者,只有50多人。他認為,除了部分學生因戰爭求學中斷,更大原因是因為當年法律系必修學分多、考試艱困,又必須繳交畢業論文才能取得學位。不僅規定多,當時法律系主任梅仲協更是以嚴格聞名,每堂課都親自點名,還會在教室後方聽課,糾正同學蹺課歪風。
學業嚴格外,中央政治學校的生活教育更是軍事化作風。「我們那時候軍訓非常嚴格的啊!」楊與齡說:「要在戶外練習衝鋒、爬鐵絲網等作戰演習。」學生一律住宿,每天早上聽起床號起床,排隊至操場集合、升旗與點名;還嚴防「共產黨」或「漢奸」學生,抓到一律開除學籍。
日常生活上,楊與齡印象最深的則是學生自組的「伙食團」。他表示,當時戰亂不斷,物價節節高漲,因此學生組成伙食團,分為米食、麵食兩組,一方面要想辦法在拮据的預算中,張羅出像樣的飲食;一方面也互相監督,確保不浪費糧食。
「我們當時最常吃黃魚燒豆腐,結果就有了順口溜說:『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豆腐長了刺……』」,談起艱苦求學的回憶,楊與齡印象深刻:「我是麵食團的監察,專門檢舉偷饅頭或不吃饅頭皮的同學。」
儘管物資缺乏,但當時中央政治學校的醫務所設備非常完善,有如小型醫院,能進行眼科、外科手術,而且醫師醫術高明,外科主任還有「盲腸聖手」之稱。不過,楊與齡對醫務所的記憶,只集中在端莊秀麗的護士,「因為學校女生少,同學都傳著『有病找醫生,無病看護士』」。
民國38年,楊與齡和最後一車學校公物離開南京,之後幾經波折抵達台灣,歷任書記官、推事、最後考取司法官榜首,開啟30餘年法官生涯,年年考績都是甲等,更連任兩屆18年大法官。
民國56年起,楊與齡應邀回母校政大任教,春風化雨逾30年。「蔣次寧、劉鐵錚、張新平、林勳發、段重民…」楊與齡扳著手指頭,仔細數算學生的名字,「我要求自己一定要記得」。
回首來時路,楊與齡欣慰自己過得非常精采,他也期許政大學弟妹:「大學是基礎教育,唯有不斷學習,才能充實自己。」同時建議,人生不能只想著當法官,路是人走出來的;「只要肯付出,對社會的貢獻絕對超乎你所想像的」。
----------------------------------------------------------------------------------
法學院同學訪問楊與齡教授。攝影/王劭予
----------------------------------------------------------------------------------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法學院教授劉宗德 學術行政俱優
劉宗德教授。攝影/周書甫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報導】法學院長任內設置全國唯一勞社法研究中心、廢除法學院碩士班學科考,而後擔任教務長,又借調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法學院教授劉宗德無論實務、學術都有出色表現,教學25年間,更是學生心目中不變的優良教師。
留學日本七年的劉宗德回憶自己的教學生涯源頭,感謝已故教授法治斌推薦他進入政大。民國74年,法老師期待找尋不同背景師資,因此在留學美國的法老師、留學德國、現任大法官的陳敏教授外,再邀請他加入,健全法學院師資拼圖。
律己甚嚴的劉宗德,在學術、研究上都有傑出表現,97學年度獲選政大首屆特聘教授,謙稱「只是一點學術地位」,也把成果歸功包括推薦他前往日本留學的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自己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同時也是前法律系主任劉清波等恩師。劉宗德當年碩士論文寫了約16萬字,「那時候是手寫的,一個月寫六萬字左右」,相對於現今年輕人無法做到,劉宗德笑著說:「我比較刻苦耐勞啦」。
秉著這樣的精神,劉宗德在法學院長任內推動了許多改革。其中,建議碩士班廢除學科考試當時是領先其他系所的創舉。劉宗德表示,當時許多老師都認為,以提交論文大綱替代學科考試,較能提升控制學生素質的成效;加上學科考試已流於形式,兩制併行又將加重學生負擔,於是在多數贊成的情況下,法學院自86年不再舉行碩士班學科考試。
劉宗德也構思法學院研究重心。因應工業化突顯的勞工與社會保障問題,法學院於是成立「勞動法與社會研究中心」。劉宗德指出,這是全國唯一的勞社法中心,「多年來已為國家社會培養許多勞動、社會政策與法律科際整合之跨領域人才」。
政大法學院無論在研究、教學或畢業生的表現上,向來獲得極高評價,劉宗德以政大法學院優秀師資自豪。「這個氣氛會讓人捨不得離開,我想這是凌駕其他學校的」,劉宗德指出,像前司法院長翁岳生、大法官吳庚等人都在政大兼課,蘇永欽、陳敏等法學權威更是「忠於職守」,終身為政大法學院服務。另外,教授刑法的許玉秀、教授民法的黃立等,也是執牛耳的著名學者。
在優秀師資下培育的政大學子,也讓劉宗德很驕傲:「不管是司法官、律師、還是公務員,我們的表現都不遑多讓。」他肯定同學們在時間巨輪轉動中,仍願意遵循「尊師重道」觀念,「我很享受在這裡教書的氣氛」。
不斷被政府機關借重長才的劉宗德,感嘆現在很多學生,總是將人生重心放在國家考試上,「國考一試再試,也就荒廢了做學問的黃金年齡」。他建議學生,目標單純化,生涯規劃也就更穩定,要能適時修正夢想的角度,否則「耗費再多的青春都是沒有用的」。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報導】法學院長任內設置全國唯一勞社法研究中心、廢除法學院碩士班學科考,而後擔任教務長,又借調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法學院教授劉宗德無論實務、學術都有出色表現,教學25年間,更是學生心目中不變的優良教師。
留學日本七年的劉宗德回憶自己的教學生涯源頭,感謝已故教授法治斌推薦他進入政大。民國74年,法老師期待找尋不同背景師資,因此在留學美國的法老師、留學德國、現任大法官的陳敏教授外,再邀請他加入,健全法學院師資拼圖。
律己甚嚴的劉宗德,在學術、研究上都有傑出表現,97學年度獲選政大首屆特聘教授,謙稱「只是一點學術地位」,也把成果歸功包括推薦他前往日本留學的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自己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同時也是前法律系主任劉清波等恩師。劉宗德當年碩士論文寫了約16萬字,「那時候是手寫的,一個月寫六萬字左右」,相對於現今年輕人無法做到,劉宗德笑著說:「我比較刻苦耐勞啦」。
秉著這樣的精神,劉宗德在法學院長任內推動了許多改革。其中,建議碩士班廢除學科考試當時是領先其他系所的創舉。劉宗德表示,當時許多老師都認為,以提交論文大綱替代學科考試,較能提升控制學生素質的成效;加上學科考試已流於形式,兩制併行又將加重學生負擔,於是在多數贊成的情況下,法學院自86年不再舉行碩士班學科考試。
劉宗德也構思法學院研究重心。因應工業化突顯的勞工與社會保障問題,法學院於是成立「勞動法與社會研究中心」。劉宗德指出,這是全國唯一的勞社法中心,「多年來已為國家社會培養許多勞動、社會政策與法律科際整合之跨領域人才」。
政大法學院無論在研究、教學或畢業生的表現上,向來獲得極高評價,劉宗德以政大法學院優秀師資自豪。「這個氣氛會讓人捨不得離開,我想這是凌駕其他學校的」,劉宗德指出,像前司法院長翁岳生、大法官吳庚等人都在政大兼課,蘇永欽、陳敏等法學權威更是「忠於職守」,終身為政大法學院服務。另外,教授刑法的許玉秀、教授民法的黃立等,也是執牛耳的著名學者。
在優秀師資下培育的政大學子,也讓劉宗德很驕傲:「不管是司法官、律師、還是公務員,我們的表現都不遑多讓。」他肯定同學們在時間巨輪轉動中,仍願意遵循「尊師重道」觀念,「我很享受在這裡教書的氣氛」。
不斷被政府機關借重長才的劉宗德,感嘆現在很多學生,總是將人生重心放在國家考試上,「國考一試再試,也就荒廢了做學問的黃金年齡」。他建議學生,目標單純化,生涯規劃也就更穩定,要能適時修正夢想的角度,否則「耗費再多的青春都是沒有用的」。
法學院暨智財所23日舉辦文化創意產業工作坊
【法學院記者楊青芬報導】 立法院年初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了解文創產業未來發展及法律問題,法學院財經法研究中心與商學院智慧財產研究所23日舉辦「文創產業之誘因、發展、創新暨法制工作坊」,討論大陸智慧財產權法制與文創產業、文創產業的智慧財產權管理、及文化創意產業與地方特色發展。
主辦人、智財所長馮震宇表示,年初通過的文創法,對於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雖然目前文創產業的立法仍有很大的研議空間,但此法對民間積極投入文創產業的工作者,或有意投資文創產業的企業廠商而言,無疑是一種「更積極的保障與鼓勵」,也呈現政府近年扶植文創產業的成果。
了解兩岸與產、官、學界對文創產業與相關法制的看法,智財所與財經法研究中心23日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暨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劉春田、中研院法律研究所教授劉孔中、屏東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產業經營學系教授曾介宏教授、以及政大傳播學院副院長盧非易、法律系教授許耀明、沈宗倫教授、法科所暨智財所教授李治安教授共同探討。
另外,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饒紫娟、資訊工業策進會主任戴豪君、前桃園縣文化局長陳學聖、法蘭瓷公司總裁陳立恆、易遊網董事長兼台灣文創公司總經理陳甫彥等人,也將從政府與產業觀點,分享各自推動文創產業的經驗。
這場工作坊23日上午9時起在綜合院館北棟十三樓法學院會議室舉行,開放各界自由參與。
主辦人、智財所長馮震宇表示,年初通過的文創法,對於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雖然目前文創產業的立法仍有很大的研議空間,但此法對民間積極投入文創產業的工作者,或有意投資文創產業的企業廠商而言,無疑是一種「更積極的保障與鼓勵」,也呈現政府近年扶植文創產業的成果。
了解兩岸與產、官、學界對文創產業與相關法制的看法,智財所與財經法研究中心23日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暨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劉春田、中研院法律研究所教授劉孔中、屏東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產業經營學系教授曾介宏教授、以及政大傳播學院副院長盧非易、法律系教授許耀明、沈宗倫教授、法科所暨智財所教授李治安教授共同探討。
另外,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饒紫娟、資訊工業策進會主任戴豪君、前桃園縣文化局長陳學聖、法蘭瓷公司總裁陳立恆、易遊網董事長兼台灣文創公司總經理陳甫彥等人,也將從政府與產業觀點,分享各自推動文創產業的經驗。
這場工作坊23日上午9時起在綜合院館北棟十三樓法學院會議室舉行,開放各界自由參與。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身分法權威林秀雄教授 視教學為快樂泉源
林秀雄教授。攝影/王劭予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報導】學生眼中可親可敬、授課時學問淵博,在身分法領域堪稱權威的法學院教授林秀雄,除了是研究不懈的法學大家,也是對教學抱持高度熱忱的優秀教師。
「人生的表演舞台是要能利己利他的」,林秀雄表示,「教書滿足我自己、也滿足別人」。他認為,物質生活充裕的職業,精神上不一定能感到富足,「什麼工作才適合自己?你開心別人也能開心?」希望學生都能找到專屬跑道、振翅高飛。
視教學為快樂泉源的林秀雄,講課時不用法典也能將親屬、繼承法條文倒背如流,他的課堂座無虛席,遲到學生總是扼腕,「學生愈認真聽、老師就愈認真講」。林秀雄說,老師上課的動力來自於學生的態度,學生能體會老師賣力傾囊相授,自然而然就會全神貫注。
林秀雄當年走上法律這條路,其實並不刻意,「我的兄弟姐妹有三個都唸法律,我也傻傻地讀了」。爾後留學日本,在嚴格師徒制的薰陶下,奠定一生學問基礎。然而,茫然與法律結下不解之緣的他認定,人生如果能重來,「還是會選擇法律」。在他來看,法律學科其實很血腥,「你要不斷批評別人的見解、才能樹立自己的學術地位」,但另一方面,卻也「很活潑、有趣」。
學術成就斐然,林秀雄行政經驗也很出色。擔任法學院長任內,接續前任院長黃立工作,設置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林秀雄認為,法科所作為傳統法學教育和新時代尖端科技間的橋樑,在愈趨專業發展的社會中,將更具優勢。
不讓非法律系學子專美於前,林秀雄建議法律人一定要吸收多方面知識。院長任內,他向教育部申請研究計畫,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開設「生物科技與法律」學程,兩校學生互相選修有興趣的科目,對從未接觸過的領域,都能有更深層的了解。
留學日本的林秀雄,也積極將政大法學院推向國際學術平台,任內與北海道大學、金澤大學簽訂學術合作協議。「我想這對學生有相當大的幫助,我一直希望他們都要培養國際觀」。
卸下院長職務後,林秀雄將全部重心投入教學。在貓空山腳下走過第19個年頭,林秀雄對政大學生讚不絕口,連到外校評鑑,其他委員都稱讚政大學生「即使當了法官還是很敬業、很認真」。
面對現今學子,林秀雄除了強調語文重要性,鼓勵學生不要侷限自己、勇敢走出去,也呼籲學校能加強志工精神,「我們就是老二哲學,不要自以為是,但也不差,想挑戰什麼都沒問題」。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報導】學生眼中可親可敬、授課時學問淵博,在身分法領域堪稱權威的法學院教授林秀雄,除了是研究不懈的法學大家,也是對教學抱持高度熱忱的優秀教師。
「人生的表演舞台是要能利己利他的」,林秀雄表示,「教書滿足我自己、也滿足別人」。他認為,物質生活充裕的職業,精神上不一定能感到富足,「什麼工作才適合自己?你開心別人也能開心?」希望學生都能找到專屬跑道、振翅高飛。
視教學為快樂泉源的林秀雄,講課時不用法典也能將親屬、繼承法條文倒背如流,他的課堂座無虛席,遲到學生總是扼腕,「學生愈認真聽、老師就愈認真講」。林秀雄說,老師上課的動力來自於學生的態度,學生能體會老師賣力傾囊相授,自然而然就會全神貫注。
林秀雄當年走上法律這條路,其實並不刻意,「我的兄弟姐妹有三個都唸法律,我也傻傻地讀了」。爾後留學日本,在嚴格師徒制的薰陶下,奠定一生學問基礎。然而,茫然與法律結下不解之緣的他認定,人生如果能重來,「還是會選擇法律」。在他來看,法律學科其實很血腥,「你要不斷批評別人的見解、才能樹立自己的學術地位」,但另一方面,卻也「很活潑、有趣」。
學術成就斐然,林秀雄行政經驗也很出色。擔任法學院長任內,接續前任院長黃立工作,設置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林秀雄認為,法科所作為傳統法學教育和新時代尖端科技間的橋樑,在愈趨專業發展的社會中,將更具優勢。
不讓非法律系學子專美於前,林秀雄建議法律人一定要吸收多方面知識。院長任內,他向教育部申請研究計畫,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開設「生物科技與法律」學程,兩校學生互相選修有興趣的科目,對從未接觸過的領域,都能有更深層的了解。
留學日本的林秀雄,也積極將政大法學院推向國際學術平台,任內與北海道大學、金澤大學簽訂學術合作協議。「我想這對學生有相當大的幫助,我一直希望他們都要培養國際觀」。
卸下院長職務後,林秀雄將全部重心投入教學。在貓空山腳下走過第19個年頭,林秀雄對政大學生讚不絕口,連到外校評鑑,其他委員都稱讚政大學生「即使當了法官還是很敬業、很認真」。
面對現今學子,林秀雄除了強調語文重要性,鼓勵學生不要侷限自己、勇敢走出去,也呼籲學校能加強志工精神,「我們就是老二哲學,不要自以為是,但也不差,想挑戰什麼都沒問題」。
段重民教授 法學院進駐綜合院館的關鍵人物
法律系陳惠馨教授(右)訪問段重民教授。照片提供/法學院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報導】民國87年法學院自季陶樓搬遷,進駐綜合院館,許多人貢獻良多,其中,當時擔任法學院長的段重民教授,協調奔走不遺餘力,對現今的政大法學院發展,功不可沒。
「那時鄭丁旺校長的校園規劃政策之一,就是期望各院都能擁有自己的獨立院館。」段重民回憶,十餘年前,商學院率先擁有獨棟大樓後,各學院也以建構專屬院館藍圖,以將教學、行政設施集中為目標。
段重民說,綜合院館完工後,包括外語學院、文學院及法學院都表態爭取北棟空間,當時以師生人數計算樓地板面積,「就像灰姑娘的鞋子,只有法學院穿得進去。」段重民感謝當時總務長董保城、教務長劉宗德,以及校園規劃委員、已故教授法治斌的支持。
成功進駐綜合院館後,在後續院長陳敏、黃立等人努力下,現在法學院空間擴增至近四個樓層,也有足夠位置容納實習法庭和電腦教室。
認真扮演執行者的角色,段重民對法學院的貢獻不只如此。民國87年,法律系教授、畢業系友捐助成立指南法學文教基金會,段重民為了募款,不僅親自打電話給全台灣的律師事務所,也從北到南參加每個系友會,「這不是為我自己,是為學校」。
談起這段往事,段重民說,自己吃閉門羹的次數不勝枚舉,「但我就是多方面不斷努力。」現在這個十餘年前規模極迷你的基金會,已成為國內法學界中推動法律學術發展、提升國民法律知識的重要力量。
民國58年進入政大法律系就讀,在劉鐵錚老師的鼓勵和承諾下,畢業後九年,段重民從美國完成學業,回到母校肩負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響應劉老師想建立屬於政大優秀師資的野心,與段重民同期受聘的陳敏、賴源河、蘇永欽等人,幾乎奠定了往後甚至能台大的教學資源基礎。
段重民的同窗後來也都有很好的發展,同班同學張新平、林勳發都在政大任教到退休。還有更多同學到法院服務,包括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院長蔡進田、智慧財產法院院長高秀真等。
30年教學生涯都在政大度過,段重民對政大法學院既驕傲又有深厚期許。他透露,大法官李震山曾誇讚,政大法律之所以能成為優秀學府,最大的特色就是老師帶領學生的方式:先選老師、成立老師能共同研究的六大中心,由中心設計課程,再由中心的研究生帶領讀書會和大學部課輔,「幾乎不用管,就會自己動起來」。
而一手創立六大中心理念,正是和段重民同窗多年、已過世的法治斌老師。「政大能有今天的規模,我真的覺得是法老師的高瞻遠見」。法治斌當年許多創新的想法,後來都帶動法學院改革和蛻變。
一路看著法學院的改變和成長,段重民建議,「老師是一切制度成功的基石,要想辦法留住優秀師資」。他呼籲法學院應該要建立更有計畫的師資養成制度,才能培育更多人才。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報導】民國87年法學院自季陶樓搬遷,進駐綜合院館,許多人貢獻良多,其中,當時擔任法學院長的段重民教授,協調奔走不遺餘力,對現今的政大法學院發展,功不可沒。
「那時鄭丁旺校長的校園規劃政策之一,就是期望各院都能擁有自己的獨立院館。」段重民回憶,十餘年前,商學院率先擁有獨棟大樓後,各學院也以建構專屬院館藍圖,以將教學、行政設施集中為目標。
段重民說,綜合院館完工後,包括外語學院、文學院及法學院都表態爭取北棟空間,當時以師生人數計算樓地板面積,「就像灰姑娘的鞋子,只有法學院穿得進去。」段重民感謝當時總務長董保城、教務長劉宗德,以及校園規劃委員、已故教授法治斌的支持。
成功進駐綜合院館後,在後續院長陳敏、黃立等人努力下,現在法學院空間擴增至近四個樓層,也有足夠位置容納實習法庭和電腦教室。
認真扮演執行者的角色,段重民對法學院的貢獻不只如此。民國87年,法律系教授、畢業系友捐助成立指南法學文教基金會,段重民為了募款,不僅親自打電話給全台灣的律師事務所,也從北到南參加每個系友會,「這不是為我自己,是為學校」。
談起這段往事,段重民說,自己吃閉門羹的次數不勝枚舉,「但我就是多方面不斷努力。」現在這個十餘年前規模極迷你的基金會,已成為國內法學界中推動法律學術發展、提升國民法律知識的重要力量。
民國58年進入政大法律系就讀,在劉鐵錚老師的鼓勵和承諾下,畢業後九年,段重民從美國完成學業,回到母校肩負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響應劉老師想建立屬於政大優秀師資的野心,與段重民同期受聘的陳敏、賴源河、蘇永欽等人,幾乎奠定了往後甚至能台大的教學資源基礎。
段重民的同窗後來也都有很好的發展,同班同學張新平、林勳發都在政大任教到退休。還有更多同學到法院服務,包括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院長蔡進田、智慧財產法院院長高秀真等。
30年教學生涯都在政大度過,段重民對政大法學院既驕傲又有深厚期許。他透露,大法官李震山曾誇讚,政大法律之所以能成為優秀學府,最大的特色就是老師帶領學生的方式:先選老師、成立老師能共同研究的六大中心,由中心設計課程,再由中心的研究生帶領讀書會和大學部課輔,「幾乎不用管,就會自己動起來」。
而一手創立六大中心理念,正是和段重民同窗多年、已過世的法治斌老師。「政大能有今天的規模,我真的覺得是法老師的高瞻遠見」。法治斌當年許多創新的想法,後來都帶動法學院改革和蛻變。
一路看著法學院的改變和成長,段重民建議,「老師是一切制度成功的基石,要想辦法留住優秀師資」。他呼籲法學院應該要建立更有計畫的師資養成制度,才能培育更多人才。
陳敏教授 推動法學院國際化的先驅
陳敏教授。照片提供/法學院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報導】致力走向國際學術舞台的政大法學院,迄今已與全球31所菁英大學簽訂交流協議,增加法學院的國際能見度。回顧歷史,最初開啟與各頂尖學府建立資訊流通網絡的,就是民國89年間任法學院長的現任司法院大法官陳敏。
「我也只是順水推舟,並沒有特別規劃努力。」民國89年底,陳教授簽訂第一份學術交流協議後,成為法學院對外交流的先驅。他表示,國際學術交流是各國學界都在追求的目標,建立協議形式並不困難,但不能低估侷限、高估實益;必須從中學習別人長處、提升自我競爭力。「如果能著重在交換學生,也許更容易看見成果。」
除了為法學院奠定兼具前瞻性、實質性的交流基礎,陳敏教授任內也提高《政大法學評論》出刊頻率,由半年刊改為季刊,「這一改,增加編輯人員工作上不少負擔」,卻也實質提升系內師資的學術生產力、同時建立政大法評的卓著聲譽,如今已成為全國法學界共有文化財。「這是法學院全體的榮耀。」
行政工作貢獻之外,本著希望能引導、啟發學子的初衷,陳敏撰寫《行政法總論》,自民國87年發行至今,仍然受法律系同學歡迎,甚至被譽為「聖經」。陳敏謙稱,「這樣的一本書,距離理想還很遙遠。」
他回憶,學生時期對所讀的教科書常感疑惑,「為什麼這麼難懂?」陳敏認為,一本好的教科書,應該有條理、有體系,循序漸進推論、幫助讀者思考。因此,在講授行政法十多年後,他結合學理、長期在政府機關擔任訴願委員的實務經驗,依心目中的理想形式撰寫成冊,希望能幫助法律人更深入了解行政法領域。
自德國學成歸國後就在政大任教,陳敏對學生的關心從未間斷。院長任內更曾多次輔導有意休學、退學的學生。他深刻體認,學習是終身的,學業通常需要在人生的一段時間內密集完成;「把握當下、堅持努力,才是人生基本態度。學習是這樣,其他重要的事應該也是這樣。」
對於政大法學院未來發展,陳敏期許,政大法律系同學的工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普遍受到肯定,「但學生本身應該更積極主動」。他提醒,天生我材必有用,適才適所、成就自己的同時,也能貢獻國家社會。他也建議,學術應維持多元價值、研究教學並重,建立務實並符合台灣體系的法學教育制度。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報導】致力走向國際學術舞台的政大法學院,迄今已與全球31所菁英大學簽訂交流協議,增加法學院的國際能見度。回顧歷史,最初開啟與各頂尖學府建立資訊流通網絡的,就是民國89年間任法學院長的現任司法院大法官陳敏。
「我也只是順水推舟,並沒有特別規劃努力。」民國89年底,陳教授簽訂第一份學術交流協議後,成為法學院對外交流的先驅。他表示,國際學術交流是各國學界都在追求的目標,建立協議形式並不困難,但不能低估侷限、高估實益;必須從中學習別人長處、提升自我競爭力。「如果能著重在交換學生,也許更容易看見成果。」
除了為法學院奠定兼具前瞻性、實質性的交流基礎,陳敏教授任內也提高《政大法學評論》出刊頻率,由半年刊改為季刊,「這一改,增加編輯人員工作上不少負擔」,卻也實質提升系內師資的學術生產力、同時建立政大法評的卓著聲譽,如今已成為全國法學界共有文化財。「這是法學院全體的榮耀。」
行政工作貢獻之外,本著希望能引導、啟發學子的初衷,陳敏撰寫《行政法總論》,自民國87年發行至今,仍然受法律系同學歡迎,甚至被譽為「聖經」。陳敏謙稱,「這樣的一本書,距離理想還很遙遠。」
他回憶,學生時期對所讀的教科書常感疑惑,「為什麼這麼難懂?」陳敏認為,一本好的教科書,應該有條理、有體系,循序漸進推論、幫助讀者思考。因此,在講授行政法十多年後,他結合學理、長期在政府機關擔任訴願委員的實務經驗,依心目中的理想形式撰寫成冊,希望能幫助法律人更深入了解行政法領域。
自德國學成歸國後就在政大任教,陳敏對學生的關心從未間斷。院長任內更曾多次輔導有意休學、退學的學生。他深刻體認,學習是終身的,學業通常需要在人生的一段時間內密集完成;「把握當下、堅持努力,才是人生基本態度。學習是這樣,其他重要的事應該也是這樣。」
對於政大法學院未來發展,陳敏期許,政大法律系同學的工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普遍受到肯定,「但學生本身應該更積極主動」。他提醒,天生我材必有用,適才適所、成就自己的同時,也能貢獻國家社會。他也建議,學術應維持多元價值、研究教學並重,建立務實並符合台灣體系的法學教育制度。
法律系友歐喜雀回憶助教生涯 感恩母校栽培
歐喜雀助教。攝影/王劭予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沈祺雲、吳志剛、謝孟釗報導】「能有機會回母校又在母系奉獻服務」,民國53年入學的法律系友歐喜雀回憶在政大求學工作的日子,「是我感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回到「奉獻」的起點,民國58年歐喜雀退伍,應當時法律系主任施文森要求,回到法學院擔任院助教。那時正是政大法律系復校後第一波制度草創期,包括《政大法學評論》創刊、「政大法律服務社」創立、實習法庭成立、加強聘任專任老師等,乃至於法律系課程重新設計、師資變革等,都在審慎策劃蓄勢待發中。整體規劃與方向雖全都出自施文森之手,並在院長朱建民全力支持下推展,但實際在第一線默默執行的無名英雄,卻是這位剛從政大法律系畢業不久的歐喜雀。
「那時候全系助教只有我一個,一個人要當三個人用。」歐喜雀回憶,當時自己一手包辦下法律系行政工作、《政大法學評論》執行編輯、法律服務社對外聯繫,甚至還不時要去專題演講課上點名。有趣的是,現在最熱門的專利商標法、土地法、國際貿易法、證券交易法等課程,當年都是新議題而不受重視,與司法官及研究所考試無關,「所以同學們根本無心上課,每次點名都罵聲不停!」。
雖然事務繁雜,但他仍處理得井井有條,「應該跟我大學一直在學校工讀有關吧」,歐喜雀說,自己因家境關係,念大學時不斷爭取工讀機會,「幾乎是下課就到工讀單位報到」。這樣的磨練,讓歐喜雀在學生時代就熟悉校內行政體系,加上他在軍中擔任軍法官,退伍後又短暫擔任教職,都有助於歐喜雀有效率地執行法律學系制度改革。
其中,讓歐喜雀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擔任《政大法學評論》執行編輯時,為這本學術期刊打下的好口碑。歐喜雀說,《政大法學評論》剛出版時,從邀稿到出版都由系主任施文森一手策劃,其權威且內容充實的程度,冠於全台,「審稿、印刷、編排上一點都不馬虎,左右、天地線等間距、樣式、排列都依照國際期刊的標準」,多家知名廠商投標印刷,「成品抽驗50%,有10%不合格就全部退貨!」;發行範圍除台灣外,更遍及美國、德國、日本等地的大學與學術機構,並定下除了圖書館外一律不贈送的先例。
歐喜雀認真投入工作,一部分原因來自他對政大的感激。回憶求學階段,無論是充滿遠見又有開創力的施文森老師、晚上11點還在巡視校園,律己嚴謹的李元簇老師,或是精通法文、從不遲到早退的張彝鼎老師、全力支持改革的朱建民院長等,都是歐喜雀經師兼人師的榜樣。
「到現在,我走在路上偶然遇到同為政大畢業的校友,都會互稱學長、學弟。」歐喜雀很驕傲,「政大人就是會互相扶持」。
歐喜雀助教與法學院同學分享他的政大回憶。攝影/王劭予
----------------------------------------------------------------------------------
----------------------------------------------------------------------------------
【法學院記者方怡文、沈祺雲、吳志剛、謝孟釗報導】「能有機會回母校又在母系奉獻服務」,民國53年入學的法律系友歐喜雀回憶在政大求學工作的日子,「是我感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回到「奉獻」的起點,民國58年歐喜雀退伍,應當時法律系主任施文森要求,回到法學院擔任院助教。那時正是政大法律系復校後第一波制度草創期,包括《政大法學評論》創刊、「政大法律服務社」創立、實習法庭成立、加強聘任專任老師等,乃至於法律系課程重新設計、師資變革等,都在審慎策劃蓄勢待發中。整體規劃與方向雖全都出自施文森之手,並在院長朱建民全力支持下推展,但實際在第一線默默執行的無名英雄,卻是這位剛從政大法律系畢業不久的歐喜雀。
「那時候全系助教只有我一個,一個人要當三個人用。」歐喜雀回憶,當時自己一手包辦下法律系行政工作、《政大法學評論》執行編輯、法律服務社對外聯繫,甚至還不時要去專題演講課上點名。有趣的是,現在最熱門的專利商標法、土地法、國際貿易法、證券交易法等課程,當年都是新議題而不受重視,與司法官及研究所考試無關,「所以同學們根本無心上課,每次點名都罵聲不停!」。
雖然事務繁雜,但他仍處理得井井有條,「應該跟我大學一直在學校工讀有關吧」,歐喜雀說,自己因家境關係,念大學時不斷爭取工讀機會,「幾乎是下課就到工讀單位報到」。這樣的磨練,讓歐喜雀在學生時代就熟悉校內行政體系,加上他在軍中擔任軍法官,退伍後又短暫擔任教職,都有助於歐喜雀有效率地執行法律學系制度改革。
其中,讓歐喜雀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擔任《政大法學評論》執行編輯時,為這本學術期刊打下的好口碑。歐喜雀說,《政大法學評論》剛出版時,從邀稿到出版都由系主任施文森一手策劃,其權威且內容充實的程度,冠於全台,「審稿、印刷、編排上一點都不馬虎,左右、天地線等間距、樣式、排列都依照國際期刊的標準」,多家知名廠商投標印刷,「成品抽驗50%,有10%不合格就全部退貨!」;發行範圍除台灣外,更遍及美國、德國、日本等地的大學與學術機構,並定下除了圖書館外一律不贈送的先例。
歐喜雀認真投入工作,一部分原因來自他對政大的感激。回憶求學階段,無論是充滿遠見又有開創力的施文森老師、晚上11點還在巡視校園,律己嚴謹的李元簇老師,或是精通法文、從不遲到早退的張彝鼎老師、全力支持改革的朱建民院長等,都是歐喜雀經師兼人師的榜樣。
「到現在,我走在路上偶然遇到同為政大畢業的校友,都會互稱學長、學弟。」歐喜雀很驕傲,「政大人就是會互相扶持」。
歐喜雀助教與法學院同學分享他的政大回憶。攝影/王劭予
----------------------------------------------------------------------------------
法律週名人演講 陳長文、余明賢分享成功
【法學院訊】由法律系學會主辦年度法律週活動,30、31日兩天分別邀請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長陳長文、台北地方法院法官余明賢兩位系友返校,暢談成功背後的酸甜苦辣,並分享法律知識,開放全校同學參加。
法律系學會表示,今年法律週主題「法律人˙相傳承」,首場演講30日晚上7時在綜合院館三樓演講廳,由知名系友、陳長文律師主講「下一站幸福,結"法"一輩子」。陳律師現任「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人兼執行長,但在忙碌工作之外,也不忘關懷社會,積極投身公益,同時兼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
31日「法律職業面面觀」,則邀請余明賢法官和劉定基助理教授暢談法律實務經驗。余明賢現任台北地方法院法官,劉定基是美國George Washington大學法學博士,任職律師事務所多年後,轉換跑道執教鞭,現任教政大法律系。這場講座晚上7時在綜合院館113教室舉行。
法律系學會期待,透過兩位學長分享,不僅讓更多同學了解法律相關行業、著手規劃未來生涯,也期待藉由學長的人生歷程,傳遞人生最重要的價值觀和信念,分享並定義成功。
法律系學會表示,今年法律週主題「法律人˙相傳承」,首場演講30日晚上7時在綜合院館三樓演講廳,由知名系友、陳長文律師主講「下一站幸福,結"法"一輩子」。陳律師現任「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人兼執行長,但在忙碌工作之外,也不忘關懷社會,積極投身公益,同時兼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
31日「法律職業面面觀」,則邀請余明賢法官和劉定基助理教授暢談法律實務經驗。余明賢現任台北地方法院法官,劉定基是美國George Washington大學法學博士,任職律師事務所多年後,轉換跑道執教鞭,現任教政大法律系。這場講座晚上7時在綜合院館113教室舉行。
法律系學會期待,透過兩位學長分享,不僅讓更多同學了解法律相關行業、著手規劃未來生涯,也期待藉由學長的人生歷程,傳遞人生最重要的價值觀和信念,分享並定義成功。
法律系四位教師論文獲選ASLI年會發表
顏玉明老師。攝影/王劭予
----------------------------------------------------------------------------------
【法學院記者吳愛玲報導】亞洲法律學會(ASLI)日前公布第7屆年會發表論文名單,法律系張冠群、顏玉明、許耀明、李治安等四位老師的論文全數獲選,將於5月25-26日前往馬來西亞亞洲法律學會年會發表,更可望與來自日、韓、星馬等八國頂尖法律學者交流,提升台灣法學能見度與國際視野。
亞洲法律學會簡稱ASLI(the Asian Law Institute),成立於2003年3月,源於對亞洲各國立法傳統多樣化的體認,進而提供各國法律學者交流平台與討論場域,期望能增進對彼此的理解,以及更進一步研究與教學合作的可能。政大法學院2008年加入,成為ASLI的正式會員。
根據亞洲法律學會網站,本屆年會論文投稿數量約220篇,在激烈競爭之中,台灣共有五篇論文入選,其中四篇出自政大法律系教師,獲選數量全國第一。
法學院長方嘉麟表示,今年是法學院第二次參加亞洲法律學會年會,參加老師增加外,發表論文數也成長一倍。第二次參加的顏玉明表示,去年由副院長郭明政率領,就已經展現法學院的團隊優勢,今年法學院教師論文獲選率,更占壓倒性多數。首次參與的許耀明也感到很榮幸,「法學院有如此優異成績,可謂全壘打」。
方嘉麟分析,法學院這次發表的論文方向多元,展現法學院對多元議題的關懷,也表現教師在國際化、跨國界議題的探討。其中張冠群關注國際商法的保險法領域,將發表〈從美國經驗看台灣保險法制〉;許耀明則結合WTO專長與多元法律的概念;顏玉明聚焦〈中國大陸與台灣對於BOT控制與監督的比較〉;李治安則探討中國網路內容過濾機制相關法律及政策議題。
方嘉麟表示,法學院近年來戮力推動國際化,除致力與亞洲各法學院交流外,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她認為,參加ASLI年會不僅能夠拓展視野,也能增進教學和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更可大大提升政大法學院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參與國際研討會,能與多國頂尖大學教授會談討論,了解國際間最新的法學動態與議題,鼓勵教師多多參與並發表論文,並期待藉此開啟與各國法學院合作契機,建立長期穩定的學術交流關係。
李治安老師。攝影/王劭予
----------------------------------------------------------------------------------
張冠群老師。攝影/王劭予
----------------------------------------------------------------------------------
許耀明老師。攝影/王劭予
----------------------------------------------------------------------------------
----------------------------------------------------------------------------------
【法學院記者吳愛玲報導】亞洲法律學會(ASLI)日前公布第7屆年會發表論文名單,法律系張冠群、顏玉明、許耀明、李治安等四位老師的論文全數獲選,將於5月25-26日前往馬來西亞亞洲法律學會年會發表,更可望與來自日、韓、星馬等八國頂尖法律學者交流,提升台灣法學能見度與國際視野。
亞洲法律學會簡稱ASLI(the Asian Law Institute),成立於2003年3月,源於對亞洲各國立法傳統多樣化的體認,進而提供各國法律學者交流平台與討論場域,期望能增進對彼此的理解,以及更進一步研究與教學合作的可能。政大法學院2008年加入,成為ASLI的正式會員。
根據亞洲法律學會網站,本屆年會論文投稿數量約220篇,在激烈競爭之中,台灣共有五篇論文入選,其中四篇出自政大法律系教師,獲選數量全國第一。
法學院長方嘉麟表示,今年是法學院第二次參加亞洲法律學會年會,參加老師增加外,發表論文數也成長一倍。第二次參加的顏玉明表示,去年由副院長郭明政率領,就已經展現法學院的團隊優勢,今年法學院教師論文獲選率,更占壓倒性多數。首次參與的許耀明也感到很榮幸,「法學院有如此優異成績,可謂全壘打」。
方嘉麟分析,法學院這次發表的論文方向多元,展現法學院對多元議題的關懷,也表現教師在國際化、跨國界議題的探討。其中張冠群關注國際商法的保險法領域,將發表〈從美國經驗看台灣保險法制〉;許耀明則結合WTO專長與多元法律的概念;顏玉明聚焦〈中國大陸與台灣對於BOT控制與監督的比較〉;李治安則探討中國網路內容過濾機制相關法律及政策議題。
方嘉麟表示,法學院近年來戮力推動國際化,除致力與亞洲各法學院交流外,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她認為,參加ASLI年會不僅能夠拓展視野,也能增進教學和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更可大大提升政大法學院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參與國際研討會,能與多國頂尖大學教授會談討論,了解國際間最新的法學動態與議題,鼓勵教師多多參與並發表論文,並期待藉此開啟與各國法學院合作契機,建立長期穩定的學術交流關係。
李治安老師。攝影/王劭予
----------------------------------------------------------------------------------
張冠群老師。攝影/王劭予
----------------------------------------------------------------------------------
許耀明老師。攝影/王劭予
----------------------------------------------------------------------------------
2010年傑賽普國際模擬法庭辯論賽 政大法律全國第三
法律系代表隊與評審、張瑞安律師(左2)合影。照片提供/法學院
----------------------------------------------------------------------------------
【法學院訊】政大法律系參加2010年傑賽普國際模擬法庭辯論賽(Jessup Moot Court Competition)創下佳績,團體總成績勇奪全國第三,個人成績囊括最佳辯士及優秀辯士各一名。
指導老師、法律系教授陳純一表示,「傑賽普國際模擬法庭辯論賽」是為紀念前國際法院法官Philip C. Jessup先生所設,每年都以國際公法議題為辯論主題,全程以英語進行,在國內外各種模擬法庭辯論賽中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挑戰性,受到各國法學界高度重視。
傑賽普國際法辯論社長、法律三顏琬蓉解釋,傑賽普賽程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遞交英語訴狀,第二階段則是口頭辯論。政大法律代表隊去年十月甄選出五位隊員,利用三個多月的時間釐清案例事實、整理爭點,並蒐集國際法相關資料完成訴狀。口頭辯論賽期間,隊員則須以律師身份出庭,為當事國爭取權益。「訴訟過程中,兩造律師必須各自說服法官接受論點,同時也要面對法官的質疑與追問,考驗臨場反應」。
隊員、法律四羅傑與毛舞雲回憶,在每場近兩小時的辯論過程裡,「所有參賽隊員不只需展現對事實及爭點的熟悉度,更要具備旁徵博引的能力,才能在法官面前展現自信、侃侃而談」,對隊員是相當艱鉅的挑戰。
隊員、法律三莊承諠認為,法律系學生在努力鑽研法學時,往往忽略英文的重要性,長久下來很容易畏懼,「傑賽普辯論賽對法律系同學而言,正好是全方位培養英文能力的良好機會」。親自參與了這場比賽之後,讓他重新發掘自己的潛力。
法律三陳河錞則表示,寒假期間為了準備比賽無法返鄉,但和隊員們一同努力奮鬥,學到許多資料蒐集、處理問題的方法,「雖然辛苦卻很值得」。
陳教授表示,政大代表隊2005年與2007年榮獲這項比賽冠軍並代表台灣赴美參賽,2006年及2009年獲得台灣亞軍,今年則摘下第三名。隊長顏琬蓉預告,代表隊將在5月6日晚上舉辦校內首場成果發表會,邀請本屆台灣區辯論賽評審張瑞安律師,以及指導教練蔡沛倫,與政大師生一起分享比賽的點滴。
法律系代表隊與評審李子文(中)合影。照片提供/法學院
----------------------------------------------------------------------------------
----------------------------------------------------------------------------------
【法學院訊】政大法律系參加2010年傑賽普國際模擬法庭辯論賽(Jessup Moot Court Competition)創下佳績,團體總成績勇奪全國第三,個人成績囊括最佳辯士及優秀辯士各一名。
指導老師、法律系教授陳純一表示,「傑賽普國際模擬法庭辯論賽」是為紀念前國際法院法官Philip C. Jessup先生所設,每年都以國際公法議題為辯論主題,全程以英語進行,在國內外各種模擬法庭辯論賽中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挑戰性,受到各國法學界高度重視。
傑賽普國際法辯論社長、法律三顏琬蓉解釋,傑賽普賽程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遞交英語訴狀,第二階段則是口頭辯論。政大法律代表隊去年十月甄選出五位隊員,利用三個多月的時間釐清案例事實、整理爭點,並蒐集國際法相關資料完成訴狀。口頭辯論賽期間,隊員則須以律師身份出庭,為當事國爭取權益。「訴訟過程中,兩造律師必須各自說服法官接受論點,同時也要面對法官的質疑與追問,考驗臨場反應」。
隊員、法律四羅傑與毛舞雲回憶,在每場近兩小時的辯論過程裡,「所有參賽隊員不只需展現對事實及爭點的熟悉度,更要具備旁徵博引的能力,才能在法官面前展現自信、侃侃而談」,對隊員是相當艱鉅的挑戰。
隊員、法律三莊承諠認為,法律系學生在努力鑽研法學時,往往忽略英文的重要性,長久下來很容易畏懼,「傑賽普辯論賽對法律系同學而言,正好是全方位培養英文能力的良好機會」。親自參與了這場比賽之後,讓他重新發掘自己的潛力。
法律三陳河錞則表示,寒假期間為了準備比賽無法返鄉,但和隊員們一同努力奮鬥,學到許多資料蒐集、處理問題的方法,「雖然辛苦卻很值得」。
陳教授表示,政大代表隊2005年與2007年榮獲這項比賽冠軍並代表台灣赴美參賽,2006年及2009年獲得台灣亞軍,今年則摘下第三名。隊長顏琬蓉預告,代表隊將在5月6日晚上舉辦校內首場成果發表會,邀請本屆台灣區辯論賽評審張瑞安律師,以及指導教練蔡沛倫,與政大師生一起分享比賽的點滴。
法律系代表隊與評審李子文(中)合影。照片提供/法學院
----------------------------------------------------------------------------------
法學院服務實習課程 體驗校園無障礙
在社工師游鯉綺指導下,法律一鄭咏欣、林怡廷體驗輪椅代步。攝影/江可捷
----------------------------------------------------------------------------------
【法學院記者/江可捷報導】階梯、斜坡,對行動不便的身障者可能是種挑戰,但對從旁協助的人呢?法學院「公益服務實習」課程,5日在行政大樓前舉辦「愛不礙:政大校園無障礙體驗活動」。法學院長方嘉麟也強調,「無障礙環境將成為未來建法學院新館的指標」。
活動邀請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共同辦理,並由社工師游鯉綺講解如何輔助輪椅行進。社工師提醒,協助輪椅人士行動時,首先要問:「請問您怎麼稱呼?」以建立彼此的信任感。游鯉綺同時介紹輪椅構造,「小輪先上,再上大輪,轉一圈,記得後退著下斜坡」。授課教師江玉林也親自坐上輪椅,體驗接受協助上階梯、下斜坡的感覺。
社工師游鯉綺說明輪椅煞車方式。攝影/江可捷
----------------------------------------------------------------------------------
示範後,修課同學們也親自實習,負責推輪椅的法律一林怡廷感到吃力,「幫忙的人還是要有足夠的力氣。」而坐上輪椅的法律一鄭咏欣則表示,「坐在上面很緊張,尤其是後退的時候。」她們說,雙方要有互信基礎才行。
「要強調機會和選擇」,自身是小兒麻痺患者的協會總幹事許朝富指出,只要有適合的無障礙環境,其實身障者可以參與許多活動。他感嘆,因為對身障者的刻板印象,社會往往傾向讓身障者從事靜態活動,但要先弄清「是你不給他機會去還是他不去,選擇要在他身上」。
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總幹事許朝富介紹協會牽手無礙系列活動情形。攝影/江可捷
----------------------------------------------------------------------------------
許朝富也說,身障者常常被外界塑造成需要幫助的弱勢形象,「其實有些人是不需要協助的」,他特別提醒同學,「背、抱、扛不要做」,萬一發生事故時,風險責任很難釐清。
法律系副教授江玉林這個學期開設「公益服務實習」課程,無障礙校園體驗之外,也將安排同學到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擔任志工,並與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智障者家長總會、殘障聯盟、法律扶助基金會板橋分會、政大心理諮商中心資源教室等單位合作,讓修課同學能實際從事志工服務。
----------------------------------------------------------------------------------
【法學院記者/江可捷報導】階梯、斜坡,對行動不便的身障者可能是種挑戰,但對從旁協助的人呢?法學院「公益服務實習」課程,5日在行政大樓前舉辦「愛不礙:政大校園無障礙體驗活動」。法學院長方嘉麟也強調,「無障礙環境將成為未來建法學院新館的指標」。
活動邀請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共同辦理,並由社工師游鯉綺講解如何輔助輪椅行進。社工師提醒,協助輪椅人士行動時,首先要問:「請問您怎麼稱呼?」以建立彼此的信任感。游鯉綺同時介紹輪椅構造,「小輪先上,再上大輪,轉一圈,記得後退著下斜坡」。授課教師江玉林也親自坐上輪椅,體驗接受協助上階梯、下斜坡的感覺。
社工師游鯉綺說明輪椅煞車方式。攝影/江可捷
----------------------------------------------------------------------------------
示範後,修課同學們也親自實習,負責推輪椅的法律一林怡廷感到吃力,「幫忙的人還是要有足夠的力氣。」而坐上輪椅的法律一鄭咏欣則表示,「坐在上面很緊張,尤其是後退的時候。」她們說,雙方要有互信基礎才行。
「要強調機會和選擇」,自身是小兒麻痺患者的協會總幹事許朝富指出,只要有適合的無障礙環境,其實身障者可以參與許多活動。他感嘆,因為對身障者的刻板印象,社會往往傾向讓身障者從事靜態活動,但要先弄清「是你不給他機會去還是他不去,選擇要在他身上」。
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總幹事許朝富介紹協會牽手無礙系列活動情形。攝影/江可捷
----------------------------------------------------------------------------------
許朝富也說,身障者常常被外界塑造成需要幫助的弱勢形象,「其實有些人是不需要協助的」,他特別提醒同學,「背、抱、扛不要做」,萬一發生事故時,風險責任很難釐清。
法律系副教授江玉林這個學期開設「公益服務實習」課程,無障礙校園體驗之外,也將安排同學到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擔任志工,並與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智障者家長總會、殘障聯盟、法律扶助基金會板橋分會、政大心理諮商中心資源教室等單位合作,讓修課同學能實際從事志工服務。
從法院實務談台灣法律文化 揭開法官生活真實樣貌
左起前司法院大法官孫森焱教授、法學院黃源盛教授、前司法院秘書長朱石炎教授。
----------------------------------------------------------------------------------
【法學院記者/王劭予報導】法學院基礎法學中心日前邀請前司法院大法官孫森焱,及前司法院秘書長朱石炎,前來分享他們在司法院多年的經驗,以「從法院實務談法律文化」為題,揭開法官生活的真實樣貌。法律系教授黃源盛、陳起行、江玉林、王曉丹、劉宏恩等人均出席聆聽,提出見解相互交流。
法官對一般民眾而言,總是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和庶民的生活有些差距,不但主宰人民的生殺大權,也是公平正義的化身,能夠懲奸除惡、保護善良百姓,維持社會秩序。多數民眾對司法體系的認知,可能來自於日劇HERO中的檢察官生活般,仔細蒐證小心推敲,絲毫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誓言把犯罪者繩之以法,或是如同有神探美譽的李昌鈺博士般,以刑事鑑定科學的手法讓案情水落石出。然而現實生活中的法官究竟是如何審案,如何依據條文與證據做出判決,是否有特殊的慣例或顧忌?
曾任第六屆司法院大法官及最高法院民事庭長的孫森焱,雖已離開司法院4-5年,卻從未忘記在最高法院的生活。他回憶到,大法官的地位是如此崇高,依據判決做成判例,判例要生效還須經過初審及複審兩個階段,最終由庭長、法官以記名投票方式來決議。由於判例的效力超越法律之效力,且判例在裁判上有拘束各級法院的能力,影響層面相當廣泛,因此判例之作成必須非常謹慎。
孫森焱談到當法官的使命,一再強調公平與良心,「當法官不可以有一次的失足!」,也不可依自己的好惡來判斷是非,更不能因他人的嘉獎或批評而有所動搖。至於法官的辦公情形如何?孫森焱表示,每個法官均擁有獨立空間,但忌諱到他人辦公室,因此法官之間很少串門子。另外,他也觀察到最高法院撰寫判例50年來的轉變,由最初的毛筆、鋼筆、原子筆,到現今的電腦打字,孫森焱見證了台灣法院書寫的歷史。
曾任前司法院秘書長及前法務部司法訓練所所長的朱石炎,則從其專長的刑事法出發,提出了幾點看法與觀察。他認為民國76年解嚴前後,違憲審查或違憲爭議的案件,以及宣告不合憲的案例增多,此一現象顯示了法律思維的鬆綁與憲政理念的提升,可見解嚴之後,法律文化逐漸趨於正常化。
前司法院秘書長朱石炎教授。
----------------------------------------------------------------------------------
此外,台灣與大陸的特殊政治情勢,也曾經影響判決的立場。朱石炎提到,法律文化遭受到政治文化的混淆,是法律人的無奈。至於判決與社會觀念的落差,則讓他有計畫趕不上變化、修例趕不上實例的感慨。不過他也注意到年輕一輩法官們的新思維,對他們勇於突破傳統思考的表現予以肯定。
勇於突破既有框架的還有書寫體例與撰寫方式,朱石炎提及,民國50年前的裁判書沒有標點符號也沒分段,閱讀非常困難,連他自己也覺得很痛苦。為了便於區分段落,當時的法官會在每段開頭以「查」、「又查」、「再查」、「複查」、「末查」等方式標明,以利審閱。行文格式則從直式的由右至左,改為橫式由上而下,朱石炎說,當時這樣的改變還曾遭到批評,認為書寫格式改成和對岸相同是認同中共。
不過朱石炎對這些轉變抱持正面態度,他指出,現今裁判書的文體接近於報章社論的文體,有利於法律知識的普及與法律教育的推廣,而以往不分段、無標點、偏文言的書寫形式已不復見。他認為司法文書的通俗化,能夠讓訴訟當事人了解裁判內容,是法律文化良好發展。
台灣早期的法律教育與司法實務深受日本法的影響,隨著留德、留美的人數增多,英美法系特別美國法的影響,則沖淡了日本法律文化的色彩。長久以來,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的裁判書有「送閱」制度,必須先送法院院長審閱之後,才能公開宣判。朱石炎透露,當時曾有一位法官未等院長蓋章就自行宣判,而從北部法院被調至離島外放。此一規定直到民國84年前司法院院長施啟揚上任後才宣告廢除,對於審判獨立的堅持,朱石炎認為是法律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
對於台灣目前的法律文化,朱石炎提出三項特色,分別是不侷限、不保守、不在乎。他肯定現任法官們不侷限於英美法系的思維、採納多方觀點的做法,也指出審判事務雖稱不上先進與前衛,但也不如外界想像的守舊與食骨不化。至於不在乎的特質,則是不受外界無謂的干涉、扭曲或批判,特別是不受輿論的影響。
陳起行教授(左)、江玉林教授(右)等人均出席與會。
----------------------------------------------------------------------------------
----------------------------------------------------------------------------------
【法學院記者/王劭予報導】法學院基礎法學中心日前邀請前司法院大法官孫森焱,及前司法院秘書長朱石炎,前來分享他們在司法院多年的經驗,以「從法院實務談法律文化」為題,揭開法官生活的真實樣貌。法律系教授黃源盛、陳起行、江玉林、王曉丹、劉宏恩等人均出席聆聽,提出見解相互交流。
法官對一般民眾而言,總是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和庶民的生活有些差距,不但主宰人民的生殺大權,也是公平正義的化身,能夠懲奸除惡、保護善良百姓,維持社會秩序。多數民眾對司法體系的認知,可能來自於日劇HERO中的檢察官生活般,仔細蒐證小心推敲,絲毫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誓言把犯罪者繩之以法,或是如同有神探美譽的李昌鈺博士般,以刑事鑑定科學的手法讓案情水落石出。然而現實生活中的法官究竟是如何審案,如何依據條文與證據做出判決,是否有特殊的慣例或顧忌?
曾任第六屆司法院大法官及最高法院民事庭長的孫森焱,雖已離開司法院4-5年,卻從未忘記在最高法院的生活。他回憶到,大法官的地位是如此崇高,依據判決做成判例,判例要生效還須經過初審及複審兩個階段,最終由庭長、法官以記名投票方式來決議。由於判例的效力超越法律之效力,且判例在裁判上有拘束各級法院的能力,影響層面相當廣泛,因此判例之作成必須非常謹慎。
孫森焱談到當法官的使命,一再強調公平與良心,「當法官不可以有一次的失足!」,也不可依自己的好惡來判斷是非,更不能因他人的嘉獎或批評而有所動搖。至於法官的辦公情形如何?孫森焱表示,每個法官均擁有獨立空間,但忌諱到他人辦公室,因此法官之間很少串門子。另外,他也觀察到最高法院撰寫判例50年來的轉變,由最初的毛筆、鋼筆、原子筆,到現今的電腦打字,孫森焱見證了台灣法院書寫的歷史。
曾任前司法院秘書長及前法務部司法訓練所所長的朱石炎,則從其專長的刑事法出發,提出了幾點看法與觀察。他認為民國76年解嚴前後,違憲審查或違憲爭議的案件,以及宣告不合憲的案例增多,此一現象顯示了法律思維的鬆綁與憲政理念的提升,可見解嚴之後,法律文化逐漸趨於正常化。
前司法院秘書長朱石炎教授。
----------------------------------------------------------------------------------
此外,台灣與大陸的特殊政治情勢,也曾經影響判決的立場。朱石炎提到,法律文化遭受到政治文化的混淆,是法律人的無奈。至於判決與社會觀念的落差,則讓他有計畫趕不上變化、修例趕不上實例的感慨。不過他也注意到年輕一輩法官們的新思維,對他們勇於突破傳統思考的表現予以肯定。
勇於突破既有框架的還有書寫體例與撰寫方式,朱石炎提及,民國50年前的裁判書沒有標點符號也沒分段,閱讀非常困難,連他自己也覺得很痛苦。為了便於區分段落,當時的法官會在每段開頭以「查」、「又查」、「再查」、「複查」、「末查」等方式標明,以利審閱。行文格式則從直式的由右至左,改為橫式由上而下,朱石炎說,當時這樣的改變還曾遭到批評,認為書寫格式改成和對岸相同是認同中共。
不過朱石炎對這些轉變抱持正面態度,他指出,現今裁判書的文體接近於報章社論的文體,有利於法律知識的普及與法律教育的推廣,而以往不分段、無標點、偏文言的書寫形式已不復見。他認為司法文書的通俗化,能夠讓訴訟當事人了解裁判內容,是法律文化良好發展。
台灣早期的法律教育與司法實務深受日本法的影響,隨著留德、留美的人數增多,英美法系特別美國法的影響,則沖淡了日本法律文化的色彩。長久以來,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的裁判書有「送閱」制度,必須先送法院院長審閱之後,才能公開宣判。朱石炎透露,當時曾有一位法官未等院長蓋章就自行宣判,而從北部法院被調至離島外放。此一規定直到民國84年前司法院院長施啟揚上任後才宣告廢除,對於審判獨立的堅持,朱石炎認為是法律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
對於台灣目前的法律文化,朱石炎提出三項特色,分別是不侷限、不保守、不在乎。他肯定現任法官們不侷限於英美法系的思維、採納多方觀點的做法,也指出審判事務雖稱不上先進與前衛,但也不如外界想像的守舊與食骨不化。至於不在乎的特質,則是不受外界無謂的干涉、扭曲或批判,特別是不受輿論的影響。
陳起行教授(左)、江玉林教授(右)等人均出席與會。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