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梁治平與法學院教師相互分享研究歷程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梁治平。  攝影/石真妮
----------------------------------------------------------------------------------
【法學院記者黃莉婷、許育庭報導】法學院基礎法學研究中心日前邀請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梁治平研究員,來台進行短期講學。10月12日首場工作坊與法學院特聘教授蘇永欽、陳惠馨、副教授江玉林、王曉丹、劉宏恩等,以個人研究歷程為題,進行第一次對談。

首先由副教授王曉丹揭開序幕,讓與會者各自介紹研究領域與貢獻,以及對於未來基法研究的期許。梁治平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史、法律文化和法律與社會。198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研究所,發表過相當多具有影響力的著述與文章,並先後參與大陸及各國的重要學術研究工作。

梁治平表示,他的研究歷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從1985年開始進行研究撰述、至各國講學及國際公約之制定;80年代的法律移植、法律文化和社會歷史現象的互動;在90年代則發表了《法律文化解釋》一書,內容主要是回顧80年代的研究與如何認識、理解法律的現代與傳統間之關係。

除了著述之外,梁治平也投入習慣法與民間法的研究,與傳統法律倫理在當代的表現和延續等議題。2000年後他的法學研究較為多元,範圍包括西藏、中國大陸與香港等地,關注當代個案性的問題,並且反思現代的中國法治,將心力放在洪範法律與經濟。

特聘教授蘇永欽的研究領域則在公法、民法和財經法方面,他說自己就像「默默辛勤工作的蜜蜂」,關注民眾對法律的認知和使用上的障礙,他認為台灣的法律移植應著重於實務性方面,基礎法學教育也不應只是將重點放在法典的使用。

研究國際私法和民法親屬編的特聘教授陳惠馨,則是從法學知識與社會之連結取徑研究基礎法學,她特別關注性別議題,也參與許多的民間實務工作。她指出台灣應反省大陸法系的移植,和二十年來才開始移植的自由平等之價值,以及性別與法律之間的關係。陳惠馨近年來將研究重心,漸由法釋義學轉為法理學和法史學領域。
法學院特聘教授陳惠馨(左)與副教授王曉丹。   攝影/石真妮
----------------------------------------------------------------------------------
副教授江玉林的研究方向,大致以法律措置的考古學反思、法律與圖像和公共衛生與法律等三個層面。他以蟑螂比喻,在現代性排除歧異者的環境下尋找自己生存之道,認為16世紀以來的法學秩序就像是一座101大樓,而自己的法律哲學研究中的批判性、後現代的思考,則在其中騷擾、挑戰、破壞、突破既有的權力網絡關係。

副教授劉宏恩則主要關注生物醫學與倫理的法律問題,包括基因資料庫、醫療法、醫療界次文化等議題,以行為科學的角度去看法律與社會的關係。此外,劉宏恩強調比較文化經驗的重要,建議國際資訊交換應更深入,而非讓外國只對東方感到神秘或異國風情,而是要更貼近人民的真實生活。

主持人、副教授王曉丹則在法社會學、法律文化、性別與法律領域上投注相當多心力,主要藉由個案研究的方式,分析司法實務「從生活事實到法律事實」、「從糾紛到案件」的社會過程,其最終目的在於對台灣法治社會提出初步的分析。

這次的工作坊開啟了雙方對談的序幕,未來梁治平將以「法律文化與法律繼受」,及「清代法律史料與法律史研究方法」兩個主題進行講學的活動,他也期盼這次來台能在基礎法學研究上有更多的交流與收穫。
法學院教師與梁治平合影。           攝影/石真妮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